
正在热播的古装剧《宴遇永安》,凭借温情治愈的剧情收获不少观众喜爱,而剧中一段“聘猫礼”情节,更因独特的古韵仪式感引发热议。
一场聘猫礼“小明”登场
该剧改编自晋江文学城樱桃糕的热门小说《长安小饭馆》,讲述现代人意外穿越到古代,在永安城经营小饭馆,并与京兆少尹林晏(李昀锐 饰)以美食为纽带相知相守的故事。 收养三花猫“小明”时行的 “聘猫礼”,成了名场面:二人备好小鱼干等聘礼,男主还亲手书写了一张图文并茂的“纳猫儿契”。
“小猫咪,你是路过我家,还是要留在这里呀?”面对女主的疑问,林晏笑着给出充满仪式感的答案:“若想知道它的答案,行聘猫礼就可以。”他在契文中写道:“若它吃了你准备的聘礼,就是愿意做你的猫”,待三花猫吃下小鱼干后,又补了句“此后汝不必浪迹,不必捕鼠,不必守夜,此契为证,天地共鉴”。这段既有童趣又含古韵的情节,不仅让观众感受到古人对猫的珍视,更成了推动男女主情感升温的关键伏笔。
若说宋代文人“爱猫成痴”,明代文人则将聘猫仪式推向更周全的境界。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在《乞猫》诗中记录自己的聘猫细节:“遣聘自将盐裹箬,策勋莫道食无鱼”,不仅用箬竹叶包盐作聘礼,还提前备好鱼;更贴心的是,“女郎先已办氍毹”——家中女儿早为小猫缝制了毛毯当居所,这份细致,比宋代的仪式更添了几分温情。
如今,《宴遇永安》通过一场“聘猫礼”,让千年古俗走进观众视野。从宋代的“择日、相猫、立契、备聘”,到明清的习俗延续,古人对猫的珍视,早已超越“捕鼠工具”的定位,化作一份充满生活仪式感的温情——这份跨越时空的“爱猫之心”,或许正是这段剧情能引发共鸣的核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