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胡歌、张颂文、闫妮、雷佳音、宋佳等超过60位实力派演员集体出现在一部名为《奇迹》的剧中时,整个网络都沸腾了。 网友们惊呼:“这阵容够拍十部剧了! ”“短剧天花板这次真的被掀翻了! ”

这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深圳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精品短剧《奇迹》,在2025年5月25日开机,历时45天紧张拍摄后于7月10日顺利杀青。 它选择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这个关键历史节点,用15个独立的单元故事,向这座“奇迹之城”致敬。
在微短剧呈爆炸式增长的当下,质量良莠不齐成为行业痛点。 《奇迹》的出现,标志着影视创作“国家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引领短剧走向精品化新赛道。 这一举措被普遍视为对当前短剧市场的一次“正本清源”,旨在探索信息流量与价值流量的双向爆发。

这部剧的创新之处在于开辟了三个“共创”模式:央地共创、艺术家共创和全民共创。 尤其是“全民共创”机制,剧组面向全球征集深圳改革发展的奇迹故事,收到上千份素材投稿,让文艺作品不再是孤立的创作,而是变成科技、产业、市民生活同频共振的实践。
《奇迹》的幕后班底堪称豪华。总导演沈严曾执导《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等热门剧集,文学总监梁振华是《风吹半夏》的编剧。 这两位长期深耕长剧的创作者,首次联手挑战短剧形式,无疑是一次艺术上的大胆突破。

演员阵容更是涵盖了老中青三代实力派,包括胡歌、张颂文、闫妮、雷佳音、宋佳、童瑶、白宇、陈晓等。这样的配置被网友称为“王炸阵容”,足够一般电视剧拍摄十余部作品。
《奇迹》通过“小故事、小切口、小人物”的创作手法,映照“大主题、大时代、大历史”。 剧中每个单元都聚焦于平凡的劳动者,展现他们在深圳这座城市的奋斗与成长。
在《牛牛》单元中,胡歌饰演一位深圳援藏干部张招远,在藏区推广“牦牛险”的过程中与当地牧民建立深厚情谊。 当藏区发生地震时,他为救援一头名叫“牛牛”的牦牛而受困,剧情在幽默温情中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垂直人生》单元(亦有报道称为外卖代送相关故事)中,闫妮饰演的范姐原本是剧团名伶,因家庭变故褪下戏袍,来到深圳华强北打拼。 她从最底层的柜台小妹做起,最终成为公认的“跑楼女王”,生动演绎了个体与城市的共同成长。
《AI时代》单元由雷佳音和王骁携手演绎,讲述了深圳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故事。 剧中角色推广机器人屡屡受挫,在家庭和科技理想间挣扎,最终想出以“保姆”身份推广机器人的创新思路。
《城的琴》单元则通过陈晓和童瑶饰演的建筑工人三代参与国贸大厦建设的故事,以一台钢琴串联起跨越四十年的城市记忆,兼具浪漫与现实感。 该单元展现了以“三天一层楼”为标志的“深圳速度”。

《奇迹》剧组坚持全实景拍摄,在深圳历时45天,将200余个真实场景收入镜头。 从已曝光的取景地来看,观众能在剧中看到华强北的市井烟火、深圳湾的晨曦微光、前海的高楼林立,以及莲花山公园、马峦山郊野公园、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科学技术馆新馆等多元场景。
这些地标既有市场烟火与现代楼宇的奋进图景,也有“公园里的城市”的诗意栖居。 剧组对深圳城市特色的把握极为精准,将“硬核科技”的创新基因与“山海连城”的生态基底完美融合在镜头语言中。

2025年8月26日,适逢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奇迹》首次发布了预告片以及由周深演唱的主题曲《遥遥》,黄子弘凡演唱的推广曲《逐梦》MV。 预告片镜头掠过深圳多个代表性场景,200余个真实场景串联成一段动人的城市奋斗史诗。
周深演唱的主题曲《遥遥》歌词——“忙碌的人啊 遥遥去闯荡”、“追梦的人啊 遥遥看星光”、“南来北往的人,来到这里扎根,用青春造同一座城像亲人”——深情勾勒出特区追梦人的内心图景。 同日,全体主演及幕后工作人员同步晒出祝福,为“奇迹之城”深圳庆生,引爆全网关注。

《奇迹》最打动人心之处在于它对普通奋斗者的致敬。 正如剧集所传达的理念:“奇迹是千千万万个小人物拼出来的”。 总导演沈严表示:“没有比‘奇迹’更恰当的词汇描绘这座城市。 ”
文学总监梁振华则点明了剧集的核心思考:“在这块土地和这个时代没有‘不可能’,将所有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就从深圳开始。 ”这句话不仅是对深圳人奋斗信念的写照,更是对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精神的最佳诠释。

这部剧集计划于2025年10月在央视和腾讯视频等平台播出。 当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奋斗故事被搬上荧幕,当15个单元故事串联起深圳45年的发展记忆,我们不禁要问:谁才是真正的奇迹创造者? 《奇迹》给出的答案似乎已经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