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墓》:一场韩式巫术与日本怪谈的政治隐喻对决

《破墓》,又一个现象级韩国恐怖片。

截至目前,该片在韩国已累积将近 1200 万观影人次,超 1100 亿韩元票房,直逼去年韩国票房第一的《首尔之春》,有望成为今年韩国票房冠军。对于人口只有 5100 多万的韩国,相当于平均每 5 个人之中,就有 1 个人看过。

从同类型来看,韩国恐怖片票房最高的《哭声》票房只有 558 亿韩元,累积观影人次才约 688 万。足以可以见《破墓》的势不可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类型差异外,《破墓》《哭声》,与《首尔之春》,它们之所以成为本土乃至国际知名的现象级作品,是因为它们共享着同一个情感共鸣点,即民族情怀。这也体现出韩国电影所具有的,以 " 恨文化 " 为基底的民族电影美学。

《破墓》的政治隐喻

时隔 5 年,凭借《黑司祭们》《娑婆诃》开创了韩国神秘电影类型的张在现导演携最新电影《破墓》回归。与以往的驱魔、新兴宗教作品相比,该片具有更浓郁的韩国色彩和独特的叙事结构。

与驱魔片相似,《破墓》剧情看起来很简单。受富裕的韩裔美国人家庭之托,两名年轻巫师、一名风水师和一名殡葬师,一同破解困扰这个家庭的怪病:从祖父到新生儿,爷孙三代一直被夜晚灵异的哭声所困扰。

巫师华林认为问题出在他们祖先的坟墓,于是请风水师尚德和殡葬师荣根挖坟。他们发现坟的位置不好,几乎不是世代富裕的家族祖先埋葬的地方。尚德不愿意挖墓,认为这样做非常危险。果然不出所料,挖墓后发生了一系列可怕的事情。

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于导演张在现的童年记忆,他曾亲眼目睹邻居后山的一座老坟被迁走。" 我看到有人因为高速公路的修建而迁坟,山也消失了。我清楚地记得挖地、拉出腐烂棺材的场景,那口棺材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我既好奇又害怕,甚至还记得木头的腐烂气味、坟墓里泥土的味道。"

为了拍摄这部影片,导演多次前往挖坟现场,亲自观察了超过 15 次掘墓过程,还向风水师、殡葬师和巫师请教。对他而言,观察掘墓过程就像是窥探被掩埋的过去、铲除地下邪恶的行为。" 在处理一个主题时,我试图透过表面,看到现象下的潜在核心。"

通过这个身临其境的过程,他构思出了将叙事与韩国殖民历史交织在一起的想法,从而提出了对国家集体创伤进行主题性挖掘的建议。

他认为,如果把朝鲜半岛看作一个人,那么韩国就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受害者。回顾国家的历史,可以看到这片土地上有一连串的创伤。通过电影,他试图挖出并摆脱掉那些创伤与错误。

从家族到民族,影片将东亚萨满教习俗和韩国历史与日本殖民主义历史结合起来。片中巫师、风水师和殡葬师,他们的名字更是取自于韩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抗日独立运动人士的名字。他们挖掘、清除 " 邪恶 " 的东西,才是故事的真正主题。

影片的 " 破墓 " 行动,表层是破除一个家族的诅咒,深层是破除民族国家的诅咒。这一表里结构在片中表现为 " 叠葬 ",上层棺材葬的是这个家族在日据时期卖国的祖父,下层垂直下葬的棺材则是与铁桩融为一体的日本将军鬼。

电影的结构也呈现为 " 上 " 和 " 下 " 两部分,连接故事前后的一句话是 " 狐狸斩断了虎腰 "。韩国传统文化中,狐狸因为有挖洞的习惯,所以会吃尸骨,在坟墓周围出现则被视为不祥之兆。而朝鲜半岛形似老虎,电影海报中间的空白显示的正是朝鲜半岛的形状,片中朴家祖坟的墓碑后刻上的经纬度,正是朝鲜半岛分裂的界标。

据传日据时代日本曾在韩国多个风水宝地钉下巨大铁钉,借此破坏韩国风水以及削弱国运。" 皇室专用的桧木棺 " 和 " 斩万人成神 " 的将军,象征着以暴力手段夺取的权力;在朝鲜半岛的 " 虎腰 " 处打入地下的八英尺高的日本鬼桩,象征着历史遗留的,那挥之不去的幽灵。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