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阵》领衔主演彭于晏:真诚的力量能穿透不同文化

“狗是人类的一面镜子。”6月15日,由管虎执导,梁静、王中磊担任总制片人,彭于晏、佟丽娅领衔主演的电影《狗阵》上映。该片获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官方单元最佳影片。

影片中,彭于晏饰演的二郎假释出狱后重归故土,迫于生计加入民间打狗队后拯救了流浪的黑狗,一人一狗互相救赎、拥抱新生。近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彭于晏讲述了拍摄《狗阵》的感悟,分享与狗相处的日常。谈及时隔十三年参加戛纳影展的经历,彭于晏坦言“很梦幻”,并告诉记者:“《狗阵》是一部很诚实的电影,真诚是有穿透力的,能在不同文化背景里传播。”

演员彭于晏,《狗阵》戛纳电影节首映红毯图

动物是人类的一面镜子

环球时报:饰演二郎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彭于晏:二郎和我过去的角色都不一样,他是一个“失语的人”。看剧本时我一直在想他到底为什么几乎不说话?没有声音怎么表达情绪?后来我和导演讨论,最重要的是要听进去别人的话,再给出真实反应。

只是和我搭戏的演员会很“痛苦”,正常情况下人们说话会有呼吸、有气口,可这次对方就像在和动物演戏,他不知道我会怎么演、什么时候有反应,需要自己掌握节奏。和动物一起表演也是个很大的挑战,自己演的同时还要做指令,经常一场戏要拍四五十条。

环球时报:为角色做了哪些准备和设计?

彭于晏:每次拍戏之前我都会为角色写小传,我没有去过这次的拍摄地玉门,就在网上查资料,自己去感受、做笔记。导演给我发了很多当地方言的语音,帮我了解当地人说话的节奏和状态。刚开始拍摄时,我会有意识地设计小动作,但后来发现那样很不舒服、表演痕迹很重,只有现场的感受和反应是最真实的。

有场戏我要去抓狗,拍到四十几条时我已经被晒到没有意识了,追狗的人好像已经不是我自己,完全靠直觉在反应,导演看到后说“你急了”。但可能这才符合角色状态,就是要很真实地活在那个地方,哪怕头皮晒到脱皮,要认真地听和感受,勇敢忘掉表演。整个拍摄过程我一直在调整和改变,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内心转变过程。

环球时报:如何理解二郎和黑狗的关系?

彭于晏:二郎和黑狗最初相互对抗,我认为这是人的问题,狗是人的一面镜子,如果你本身就不友好,狗能感受得到并会“反射”给你。二郎被咬过后心境慢慢不一样了,他开始爱护黑狗,黑狗对他的态度也随之改变。

动物是很专注“当下”的,不会因为昨天没有饭吃,今天就不想工作,也不会像人类一样担心未来或是活在过去。和黑狗相处时,二郎感受到可以像动物一样活在当下,只要每一餐能吃饱、有伴侣在身边、珍惜当下的情感就好,这是让二郎重新再上路的力量。

《狗阵》是一部很诚实的电影,“真诚”是有穿透力的,能在不同文化背景里传播。它展现了我们内心不想碰触的那一面,大家可能会在其中发现自我的投射,想到曾经犯过的错、曾经很讨厌的人或是无法忘怀的事,并思考能否勇敢地与自己和过去和解,获得再出发的力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