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马浴柯执导,张家辉、阮经天、张榕容、马浴柯领衔主演电影《重生》累计票房已达到4.5亿元,这部仍在热映的电影也是今年票房表现较好的犯罪类型片之一。
继去年上映的《怒潮》之后,马浴柯再度携手张家辉、阮经天带来的这部影片,也是他作为导演的第二部电影作品,影片以海外城市为背景,不仅在大银幕上展现了警匪对抗、黑帮交易等紧张情节,也将毒品交易链路、黑楼中吸毒者神情涣散的状态以及毒品受害者家属悲惨生活等场景真实呈现,让所有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毒品的可怕之处。

谈到《重生》聚焦毒品犯罪题材的原因,马浴柯在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电影不仅是为了娱乐大众,也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他希望能通过电影让大家知道毒品的危害性,远离毒品。
从《怒潮》到《重生》,马浴柯作为导演和编剧坚持在犯罪类型片的道路上深耕,这也源于他本身作为演员和影迷对于这一类型电影的热爱,他也坦言,如今的市场环境,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影迷对于犯罪片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要再重复过往的经典套路,还是要创新。”
回到电影《重生》筹备之初,去年马浴柯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挖掘了大量真实资料,也看过关于毒品“制、贩、销链条”等各类相关纪录片,“以前老家那边还有我的初中同学因为吸毒家破人亡,这其实算是我的童年阴影了。”埋藏在心中多年的阴影和对毒品的深恶痛绝,最终让马浴柯决定创作一个聚焦毒品犯罪的故事。
与以往很多禁毒题材影片不同的是,《重生》不仅深入刻画了受害者及其家属的悲惨境遇,也让受害者家属组起了“复仇者联盟”,成为了反击毒枭的主力。
“作为创作者,我觉得应该要尽力去创新,可能之前很多毒品犯罪类型的电影讲的都是警察和毒贩正面对抗,或者毒贩和卧底警察的故事,好像很少有从毒品受害者家属这个层面去讲这个故事的,所以我们就想尝试以一个不同的视角去展开。”

看过《重生》的观众都知道,片中的角色只要沾了一点最终的结局都只有走向死亡,马浴柯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情节让大家真正认清毒品的危害性,“它不是说你有钱就可以碰,不是说你因为好奇碰一两次就没事,或者觉得自己意志力强大碰完可以戒,这是不可能的。”
马浴柯以前就演过《扫毒》等大量犯罪题材影片,这两年当导演创作的两部电影又都是同类型电影,这其实源于他本人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犯罪片资深影迷,对盖·里奇、库布里克等犯罪片大师导演的作品如数家珍。
“这跟我个人喜好有比较大的关系,我也比较喜欢极致、反差大的东西。虽然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无数的光鲜亮丽,但这个世界也不止存在美好,有我们没法逃避的黑暗。所以如果我们可以把黑暗揭露出来,也可以给大家提个醒,让大家有一些防范意识。”
马浴柯坦言,拍摄《重生》相比《怒潮》时期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市场环境也有变化,比如《重生》的整体预算低于《怒潮》,但在整个制作水准上其实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让他作为导演必须更精准地把控全局。

有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这两年好像犯罪片数量不如以前多了,但在马浴柯看来,其实今年还是有挺多精彩的犯罪类型片,除了《重生》以外还有同在暑期档上映的《默杀》,再早些的《九龙城寨之围城》,国庆档也会有刘德华主演的《危机航线》和肖央主演的《浴火之路》。
作为电影创作者,马浴柯这两年切身体会到的是“创新”的重要性,“现在可能还是要避免以前的一些惯用的手法和套路,才可能符合观众不断提高的审美和高需求。”正如《重生》的创新就在于身份立场的不断反转,以及比较少见的以毒品受害者家属为主视角,才吸引了更多观众走进影院支持。

同时,投资方对于犯罪类型片的热情仍在,不过在选择项目时会更谨慎,要求更高,“他们在看剧本的时候,会更偏向于能够创新的剧本。从故事题材到讲故事的方式、方法和语境,还有叙事手法是顺叙倒叙还是插叙闪回,你到底有没有什么新鲜的点,他们都会仔细考量。”
对于将来的拍片计划,马浴柯说自己还没有想好,想要先安静地沉淀一段时间找找灵感。
“犯罪动作一直是我很喜爱的类型,我天生就是一个很叛逆的人,所以我才可以慢慢从剧组小配角走到今天,就像《重生》的英文名叫《Go for Broke》,我还是希望我的人生还可以继续去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