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小小的我》正在热映,影片聚焦脑瘫患者这一特殊人群,以真挚的情感和动人的故事,成为元旦档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
▲易烊千玺饰演的刘春和
影片中,易烊千玺饰演脑瘫患者刘春和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但因行动不便和发音不清,遭受过许多的孤独与无奈。
“刘春和只是脑瘫,不是个傻子。”
电影中的这句台词,也是刘春和的原型人物范雄的心声。
近日,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小小的我》电影团队联合出品共同发起一次面向社会的更名倡议《别叫我脑瘫》。
为了找到一个能够生动描述病症又便于公众理解的俗称去替换“脑瘫”,更名志愿者团队提出了“脑性麻痹”“脑性运动障碍”“拙玉症”“李德症”等等一系列名字,最终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张氏医通》中找到了清代医师张璐最早对“脑性麻痹”的“五迟”症状阐述,基于这一启发,更名团队决定将“迟”替换为更适合现代传播的“慢”,提炼出“五慢症”这一新别称。
“五慢症”, 这个新名字并非标签化定义,而是呼唤社会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平视患者。他们只是一群动作慢了一点的普通人,只要多一个人叫他们“五慢症患者”,他们就多一个公平的机会。一个名字的改变或许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彻底纠正大众的误解与偏见,但它可以是一个起点,一个引导人们重新认识患者群体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