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档是十余部电影厮杀的修罗场,但从预售起几乎毫无悬念领先的,就是《水饺皇后》。
这部刘伟强执导,马丽主演,改编自“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真实故事的电影,包含了两大国民元素——一个是马丽,家喻户晓的喜剧女王,内地最扛票房的女演员之一;一个是饺子,湾仔码头的速冻水饺,管你是八零九零Z世代,谁不是从小吃到大。

《水饺皇后》海报
剧情介绍乍一看,挺励志鸡汤,但看完电影会发现,它的调味比想象中更厚重些。套用商业范式的模本,这当然可以是一部“大女主创业逆袭励志爽片”,毕竟臧姑娘真真切切的人生摆在面前,得天独厚的说服力不由分说。

《水饺皇后》口碑海报
电影一开场,命运的车轮就开始了对主角的碾压——
“上车饺子下车面”,是北方对远行者的关照,马丽一开场包着“上车”的饺子,即将带着两个女儿奔赴已经分居等待三年的丈夫。而一见面,婆婆就给她狠狠泼了一盆冷水——丈夫已经在泰国与另一个女人再婚,并且生下儿子。如果想要继续维持这段婚姻,臧姑娘就得跟随去泰国“做小”,伺候太太和少爷。
她当然不会去,但留在香港,没有身份,语言不通,还带着两个女儿。唯一能凭仗的,只有身上的几把子力气。

“苦难”是人物的开场白
这次的马丽是惊艳的,没有夸张的肢体语言,没有标志性的哈哈大笑,只有一张被生活磨砺得粗糙的脸,和一双永远在干活的手。没有美颜滤镜的苦难,是对奋斗者最大的敬意,撕掉喜剧标签,马丽演活了一个绝境求生的彪悍母亲。
而“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从街头摊贩做到国民品牌创始人,从食不果腹到年入60亿,这不是造富神话,而是一段底层女性如何在绝境中活出尊严的血泪史。
初到香港,臧姑娘一天打三份工,每天只能睡4小时,赚的钱刚够交房租。直到一次工伤,她不能再干重活,走投无路之下,她推着小车去湾仔码头卖水饺。

电影关照了“女性”,但又过于局限于“女性”。臧健和作为妻子、作为母亲、作为女儿的段落对应着片中三个人生阶段的高潮戏处理,煽情手段都是给得足足的。而对于一个勇猛开拓出一片商业帝国的人,成就一番事业的部分却展现得十分平铺直叙;而当带着手工温度的水饺,变成冰冷的工业体系下的速冻饺子,“七十二家房客”式的邻里关系同样随时代发展分崩离析。岁月滚滚向前中难免带来冲突与矛盾,但导演这张饺子皮里包裹的馅料,还是略显单调了些。
不过想来,涉及商业,其中可能也有来自品牌方的牵扯和顾虑吧。所以刘伟强可能也有意规避了饺子作为商品的属性。至少,进电影院前,我以为出了影院到饭点,肯定会满大街找饺子吃。但真看完电影,吃饺子这件事,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