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浴血困牛山》贵阳点映获好评

8月5日,电影《浴血困牛山》在贵阳点映,不少观影人员提前来到影院排队检票进场。影片在托孤的场景中开篇,其厚重的历史背景,对战斗的场景和感人故事进行影像再现,为观众带来了强劲的视觉冲击和精神感召,颇受现场观众好评。

“震撼,很感动!在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总是以大局为重,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人民群众。”贵阳市民许峰在观影后感触良多。他表示,被故事情节所传递出的革命信仰和党群情谊所触动。

令不少观影者动容的是,电影所遵循的真实性,影片中的细节和画面都有史可查,在困牛山战斗遗址拍摄完成,再现了91年前发生在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的悲壮历史。

1934年10月,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的红六军团,进军黔东途中在石阡陷入敌军重围,红六军团第52团400多人为掩护主力转移,把敌军引向困牛山,最后留下阻击追敌的100多名红军战士,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激战。战斗到最后,红军战士宁死不伤群众、宁死不做俘虏,毅然集体跳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

退役军人余涛告诉记者,《浴血困牛山》诠释了“‘信仰至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信仰可以让他们不顾一切,主动牺牲;老百姓冒死为红军战士带路、借船,而红军战士在绝境时也不愿误伤群众,宁愿跳崖牺牲,展现了红军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片再次激发深植于血脉中的红色基因。

用光影的力量去打动年轻一代,发扬好、传承好红色历史,是电影《浴血困牛山》团队一直发力的方向。“我们很多同龄人都是看红色电影长大的,爱国情怀和对先烈的敬仰从小就建立起来……我想这种红色基因真正要传下去,还是要从青少年开始。”《浴血困牛山》总制片人张淑平与贵州大学音乐学院表导演教研室主任、教授王明理交流时表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正如《浴血困牛山》深度发掘第一手资料,利用光影将90多年前的故事呈现出来,鲜活的历史能直击心灵,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更能吸引和打动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大观众。

“影片制作专业严谨,叙事流畅。片中的团长、侦察连连长,导演的处理、演员的表演,都是很到位的。战争题材不好拍,但《浴血困牛山》拍得比较好,氛围的营造浓郁。有较强的可视性。”王明理建议,“如果在结尾高潮处加强一下氛围烘托,影片就更有感染力。”“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如何整合、利用、转化,这是一个重大的命题,电影《浴血困牛山》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据悉,影片《浴血困牛山》是贵州省文艺精品扶持项目,由八一制片厂原厂长柳建伟编剧,贵州三点红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王俊东、牛犇、寇振海、陆怡璇、刘芳毓、肖聪、卢海华等实力派演员联袂出演。2025年4月1日起,先后在北京、浙江、上海等地进行全国点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