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真实事件,既有深刻的社会议题,又有浓郁的人文关怀,《白日之下》堪称4月影院里的最大惊喜。但该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给职场影视创作所带来的启发。
如果说当下的很多职场剧不过是披着职业外衣在谈情说爱,那么该片的“职场含量”则是十足的。这不仅表现在主人公记者凌晓琪的成长故事里,更体现在新闻行业必须直面的结构性困境里。当观众看惯了电影中峰回路转、拨乱反正的大团圆结局,该片片尾却直白地告诉大家:这个世界并没有因为新闻报道而变得更好。
而这恰恰是职场剧的魅力所在: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宏大叙事、四处泛滥的情感渲染,它更应该冷静、理性地向观众阐释出“什么是一个行业的工作伦理”“什么又是一个从业人员所承载的行业文化”。
《白日之下》并非没有缺陷。正相反,与思想性的深刻相比,该片的叙事相当割裂。如果凌晓琪从世故到热血的转变还能用“找回本心”来解读,影片后半段主旨的偏题则让人费解——职能部门不作为,养老机构缺乏人手等一系列问题似乎被遗忘了,只在片尾以字幕形式一闪而过。
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创作者太想凸显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的“神圣性”。比方说,在整部电影的严肃基调之下,导演刻意安排了凌晓琪与通伯在海边拍照留念、凌晓琪与同事为养老机构内的院友过冬至等温馨桥段,意在突显新闻记者的善良和人性。但这又和凌晓琪前后人设的转变一样,显得突兀、不自然。进而言之,该片从后半段开始,强烈的情绪化就逐渐掩盖了本应坚持到底的冷静。这或许是因为创作者太想歌颂新闻行业的缘故。
这也是当下职场影视作品的通病。表面上看,现存的职场剧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公务员、律师、演艺明星、高级白领居于社会上层,有着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趋于“绚烂”;警察、医生、记者,常常要面对痛苦、死亡等生活阴暗面,趋于“残忍”。但两者又是殊途同归——通过为观众“造梦”,让受众得到最极致的情绪体验。
同样是用新闻揭露社会问题,《白日之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聚焦》和《她说》。但应该看到,后两部电影都以新闻编辑的角度来展开叙事,影片内容的主体是大量繁琐,甚至枯燥的新闻采写工作,和该片中凌晓琪在养老机构的冒险/侦探故事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这恐怕还是因为《白日之下》没能用更冷静、克制的眼光去审视新闻行业——某些貌似“悲观”的叙述不过是为行业受到的不公待遇鸣不平而已。
回头来看,我们也不得不追问一句:创作职场影视剧的根本目的何在?是宣传、赞美某个职业,还是反映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