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档总票房在年初六就已超越去年的同时段票房。在这个以喜剧为底色的电影档期,张艺谋导演的主旋律电影《第二十条》以不一样的姿态参与到春节档的竞争中,它以看似喜剧的底色阐释了严肃的“法制主题”,呈现了当下基层中国法制工作中充满复杂性的面向,并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普法宣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第二十条》以检察院的视角对过去法制工作中,就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的定罪量刑问题做出了一次严肃的“回顾”与“纠偏”。这在近十年来主旋律电影的主题表达上是少见的。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其功能在于对主流意识形态层面的宣传,在《第二十条》中也包括了对法制观念与具体法条构成要件的普及,并完成了“法制主题”的表达。以下将从不同方面,分析《第二十条》是如何将“法制主题”进行艺术化表达。
在立意上,《第二十条》聚焦于法制意识与“正当防卫”法律条文的发展历程。《第二十条》在立意上的法制意识体现在以下两处:角色层面的“抗争意识”以及主题上的“自纠意识”。
电影角色的“抗争意识”在剧作中起到一种推动作用,是人物为实现目标的心理动力之一。影片中的吕玲玲被塑造为一位具有“抗争意识”的女检察官,她据理力争,坚持原则,面对领导的指责依旧坚持自己严谨的办案态度,最终作为关键证据的刀被找到,戏剧悬念也得以落下。而本片的另一角色韩明作为公检法人员,在过去判例都将案件视为“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的情形下,勇敢地表达对案件性质属于“正当防卫”的观点,既完成了人物弧光的塑造,又通过人物弧光进一步深化主题立意:面对不合理的情况,要勇于指出问题,勇敢地去解决它。这一浅显的道理一方面通过人物转变呈现了出来。另一方面,戏里戏外无数的例证已经告诉大家这条路的不易。但正是有了吕玲玲与韩明这样的检察官存在,中国法制的进步方有可能,再多的“不易”背后也透露着人性与法制的光辉。
主题上的“自纠意识”实际上也是最高检层面的“自纠意识”,具体体现在对“正当防卫”法律条文错误适用历程的回顾与纠偏。《第二十条》呈现了过去在定罪与量刑上的不合理之处,并在最后交代了相关的法制进步。早在2009年“邓玉娇案”就引起了一次对“第二十条”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但这并没有改变司法机关对第二十条的理解与适用。而在影片中也有对这些错误的呈现,如韩明与吕玲玲争吵时拿出多个2009年后的判决,都是在律师做无罪辩护后被判为故意伤害甚至更重的罪名。这种将问题呈现给观众的“自纠”行为无疑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正面的价值呈现:法制在进步,公检法机关也在进步。
角色层面的“抗争意识”既是一种剧作层面增加戏剧冲突的方法,也是一种深化立意的手段,角色的行动及结果承载着主题的表达。主题上的“自纠意识”更多是一种突破,这种突破在近十年来的主旋律电影中都是很少见的,它是在主旋律的框架上赋予的“自纠意识”,这种姿态无疑是向观众表明官方自省、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从而传递出一种“向好”的立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立场经由春节档这一特殊时期,在宣传、营销等传播学层面的作用下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