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分的《年少日记》在此前的点映中,看哭诸多观众。电影公映后第一时间观看,中后段,我已经可以清晰听到后排观众停不下来的啜泣声了。这确实是一部轻易让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产生共鸣的电影。
《年少日记》海报
课室中发现一封没有署名的遗书,中学老师郑Sir(卢镇业 饰)很努力想要找出班上企图轻生的学生,阻止悲剧的发生。遗书上一句“我不是什么重要的人,如果我离开了,很快,大家都会忘记我的”的类似话语,让郑Sir翻出一部尘封的日记本,这是一个叫郑有杰(黄梓乐 饰)的十岁小男孩写下的“遗书”。生命停留在十岁的他,是郑Sir的哥哥。
中学老师郑Sir(卢镇业 饰)
郑有杰的这本日记本,堪称一次“坠落的审判”——是什么导致一个十岁小男孩离开人世?这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年少日记》勇敢直面了它,打破这种“沉默文化”。
郑有杰(黄梓乐 饰)
在郑有杰与弟弟的成长过程中,父亲郑自雄(郑中基 饰)身体力行、不断向他们灌输、但并未宣之于口的理念是“优绩主义”(Meritocracy)。
优绩主义主张社会资源应基于个人的天赋、努力和成就进行分配,而不是依赖个人的先天身份、家族背景、财富积累或既定的社会地位。用我们都很熟悉的话来说,就是“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优胜劣汰”等等。
确实,优绩主义有它的正面意义。基于结果的评价体系,让个体处在平等的竞争环境中,让有能力的人可以获得更好的职位和社会地位,促进社会流动,也由此鼓励人们追求卓越和成功。
郑自雄自身就是优绩主义的获益者。他来自平民家庭,凭借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阶层的跃升,成为一名大律师,成为香港的中上阶层。作为社会名流的他,在向学生们的演讲中如是说道:机会是留给努力的人,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会失败。
优绩主义相信努力的价值,这没什么不对,然而优绩主义极易让那些努力的成功者产生一种“精英主义”的心态。
由于优绩主义根据个人的成就来评价其价值,一个精英主义的成功者,倾向于认为他的成功完全源于个人的努力,只要像他们一样努力,任何人都能够成功,他们忽略了不同个体所面临的不同挑战和困境。那些失败者呢?只能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蠢、笨、懒。
这种精英主义心态,既导致精英对自己的成就产生优越感——就像郑自雄就是他家的“皇帝”,他养家糊口,他最厉害,凡事他说了算;并且,他没有同理心,他不理解、无法共情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取得成功的人,比如他的大儿子郑有杰。郑自雄认为郑有杰成绩不好、钢琴学得慢,一定是他不够努力、态度不端正、偷看漫画,并加剧对他的歧视、贬低和家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