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导演拍的美国电影《内战》(香港比较煽情地译作《美帝崩裂》)上映后收获了两千多万票房,反应非常好,但西方媒体炒作了几天后,就被冷处理。我鼓励港人去看看这部电影,理由除了电影中一个震撼的片段提到“香港”,故事也涉及一个香港人外,这部电影的内容对香港人而言也特别有意思,对香港正在面对的问题具有深层次的启发作用。
美国电影《内战》在香港上映时的海报(图片来源:豆瓣)
电影的手法简单、平铺直叙,内容并不复杂。讲述的是美国发生内战,四个记者从纽约驾车去华盛顿企图访问总统途中的经历,以及到达后的所见所闻。
涉及香港的一幕,是电影中最为震撼的片段。场景是一个地方民兵在一个乱葬岗旁边,持枪与几名记者对峙时,民兵问其中一名亚裔记者:“你是从哪里来?”,亚裔记者惊慌、惶恐地回答:“香港”,民兵就平淡地说:“哦,香港,那就是中国吧!”然后冷血地一枪将他打死。
在这片段之前,另一名记者也被击毙,那是因为他回答,他是来自一个政治不正确的地方(佛罗里达州的北部,是政治开明地区,不是南部,那是保守派地区)——其中一个记者向那个民兵申诉哀求:“我们都是美国人嘛”,民兵则反问:“(你们)是哪种美国人?”。这片段应该是整部影片中最为震惊及最令人不安的一幕,也是最能反映造成美国“内战”的背后原因,即美国社会严重的政治撕裂,这种撕裂是由身份认同的分化而造成。
电影截图
很多影评指这部电影没有交代清楚美国发生内战的原因,而影片中自由派主导的加州,伙同保守的德州而形成的“西部联盟”(叛军,或起义的一方)看来更是不合理。但导演兼编剧的英国人加兰(Garland),在一个访问中明确表示,这是他刻意的做法。事实上他这样做非常聪明,因为假如故事触及美国发生内战的各种政治原因,电影便会变得说教,被政治立场、意见、争议缠绕,成为一部意识形态电影。导演明显不想被卷入左派对右派、自由派对保守派、民主党对共和党的争议是是非非,而是想赤裸裸地展示,美国在出现内战时,从一般人的角度,近距离观察,他们的见闻和感受会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面对和看待眼前发生的一切。
导演明确表示,在他的故事中,新闻工作者,即片中的四个主角,是忘我的、为公众的知情权、利益而奋斗的英雄。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专业、客观、准确、不偏不倚地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其中两人更是在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四名新闻工作者中,两名是摄影记者,两名是采访记者,但故事的重点则偏向以影像记录事件的两名摄影记者,可能在导演的眼中,他们所做的,才是最真实和最有价值的。
作为观众,这套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两种冷漠”,一种是社会的“冷漠”,一种是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冷漠”。
电影剧照,内战中的记者
社会发生了重大事件,无论是美国发生的“内战”,还是2019年在香港发生的由示威演变成街头暴动的反修例事件,社会上相当一部分的人,甚至可以说是大部分的人,他们可能对这些事情都有看法,但并不将事情放在心上。这是个可怕的现象,但也是个残酷的现实。对于现代社会、无论是什么制度,但特别对于西方自由民主制度,这是个重大讽刺及问题。
电影有这样的一个片段反映了这个现实:几名记者途经一个小镇,进入了一间商店浏览,店员小姐漫不经心地在看书,记者觉得很意外,就问她知不知道外面正在打仗。小姐头也不抬地回应:“那不关我的事。”同样地,当两名摄影记者互相问他们来自哪里时(都是美国中西部的地区),都说他们的家人并不关心政治,也不关心正在(部分地区)发生的武装冲突,不关心他们的工作。公民的冷漠是开放自由民主社会不能不面对的现实,也是自由民主体制的致命缺失,自由民主体制的理论要求公民积极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而这个理论及其要求均与如今现实严重不符。
美国自诩有公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传统,这确实曾经是美国历史上社会治理的美德,现在一些中小型城市也还可以看到。但在国家出现广泛的城市化后,有了发达的大众传播,活跃的网络文化,信息也极度流通,言论也极度自由,市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却已变成神话。目前学生霸占校园抗议政府对巴以战事的政策的事件,也不能抹杀这个现实,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人对发生在加沙的事情,仍然只是看客,或是在旁边的议论者。现代社会的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实际参与,大多只沦为四年一次的投票动作,即使如此美国选民的投票率仍不断下跌,已接近不过半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