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首批暑期档新片,《头脑特工队2》海内外票房差距大得有些让人惊讶。一边是北美票房已经超过《沙丘》,仅8天时间就暂列2024年之冠;一边是国内票房平平无奇,刚刚破亿,被后上映的爱情片《云边有个小卖部》轻松击败。
继承皮克斯一贯风格,从第一部开始,《头脑特工队》的概念设定就很新颖有趣。它通过小女孩莱莉的脑内视角将人的情绪拟人化呈现,分别是乐乐、忧忧、怕怕、怒怒、厌厌,它们谁操控着大脑中控台,莱莉就会表现出对应情绪。第一部中的莱莉从呱呱坠地到小学,面临的第一个情绪难题是如何消化搬家换学校的变故。从前,莱莉的情绪几乎都以乐乐主导,忧忧作为负面情绪总被排斥,直到这次大家才意识到原来悲伤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课题,如果事实已经无法改变,痛哭一场反而更能解开心结继续往前看。
这类概念先行的作品越往后写越面临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在观众已经熟知的旧框架里抛出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创造性的剧情钩子。前段时间《庆余年2》就因此饱受诟病,当第一部穿越未来的新奇构思拔高了观众期待,第二部整体回归常规古装叙事难免显得平平无奇。
《头脑特工队2》处理得其实不错,时隔九年再出续作,观众长大了,主角莱莉也步入了下一个人生阶段,增加了四种更复杂的新情绪,焦虑的焦焦,羡慕的慕慕,尴尬的尬尬,无聊的丧丧,既延续了“情绪拟人化”的基础设定,又更加着重于刻画“人”的复杂性。
新情绪出现后,莱莉会开始做一些过去不会做的别扭行为,有意思的是当影片将她的行为和脑内主导情绪一一对应,就有了对人性心理细致剖析的味道。比如为了附和学姐不惜撒谎隐瞒自己的家乡,原来是出于对学姐的仰慕之情;为了融入新集体对自己幼稚的过往佯装鄙夷,是源自怕被看不起的焦虑;为了扮酷不懂装懂信口开河则是她拙劣的尴尬缓解方式……这些细节对观众而言也是一次对照和审视自我的过程,了解“病灶”才能更好地自我疏解。
有的观众无法接受莱莉长大后似乎变“坏”了。但其实莱莉一直不是“乖乖女”,第一部里她就冲家人撒过气、偷过钱,甚至离家出走,只不过这些行为都被年幼遮蔽了。第二部她的成长步伐迈得更大,犯下的错也就更多。这就体现了新增“自我意识树”设定的妙处,过去的莱莉在乐乐引导下选择性地只记住好的忘掉坏的,虽然能长成自信阳光高喊“我很棒”的快乐人格,却经不起一点挫折打击。后来的莱莉在焦焦掌制下只看见不足,整日惴惴不安,最后彻底被击垮,但只有接纳全部的自己,既乐观勤恳也忧虑敏感,喜怒哀乐糅杂在一起才是颠扑不破的“完整的人”。
莱莉的塑造很大程度决定了整部电影的观感。一方面,她拥有相当丰富且真实的人性灰度,从感性出发我们很容易爱上这个小女孩,她胆怯重情,会因为没法和朋友一队掉眼泪;她为了赢不择手段,却也真的非常努力练习。但另一方面我们在理性上又很难相信一个家庭幸福、朋友环绕、精神富足的幸运儿,在既没有外界压力也没有心理问题的情况下,竟然会因为进不了冰球队这件小事就快速“黑化”,做出背叛朋友、摒弃自我等行为。
影片把这些突变笼统概括为“青春期”,当青春期的红色警报骤然拉响,莱莉的脑内世界便开始进行翻天覆地的整修,一觉醒来就变得暴躁易怒忧思过虑。另一部动画《青春变形记》里也有类似的红色警报,但这种突如其来骤变的设定总归略显粗暴,因为人不可能毫无理由地改变,是要经历一件件小事逐步变化的。这也暴露了童话与现实之间难以平衡的矛盾:如果更写实地刻画痛苦缘由会影响动画的美好观感,而痛苦的力度一旦被美化和削弱,主角的崩溃就会显得突兀且割裂。
犹记得第一部最动人的泪点是莱莉心中的“幻想大象”,为了送乐乐一程而主动选择跳下飞车,象征着莱莉在长大过程中逐渐抛弃幼稚和失去想象力。这个情节很容易让我们共情她的无奈,感慨小女孩的成长阵痛如此心酸又怅然。但第二部泪点则是当焦虑风暴席卷一切,焦焦拼尽全力试图挽救,却又深知无力回天而在眼中蓄满泪水。我们同情的不再是已经追平冰球队纪录的莱莉,而是代入了观众自身的共情。
其实《头脑特工队2》的核心非常适合当下的部分人群,这部动画试图宽慰大家停止自厌,接受人性的每个切面,允许所有情绪产生,用温和的方式接纳它,而不是被它主导。这是一部讲给大人的疗愈童话,虽然不完美,却依旧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