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映电影《默杀》有关校园霸凌的情节中,施暴者凭借权势为所欲为,旁观者的沉默则助长了罪恶蔓延。
调研显示,遭欺凌后,60%的孩子会选择默默承受。而旁观者中,超半数会默默离开。这种沉默的根源是什么?有何危害?如何打破沉默?
《默杀》热映之机,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法律和教育心理方面的专家,专家表示,校园霸凌不应该仅仅被当作校园问题来对待,而应该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和重视。
电影《默杀》海报。图片来源 央视
如何界定霸凌?
什么是校园霸凌?2020年10月,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定义“学生欺凌”,“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此外,《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等法律法规也使用“学生欺凌”表述。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律师陈强。受访者供图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律师陈强指出,实践研究中,通常使用“学生欺凌”代指“校园霸凌”“校园欺凌”等。他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定义及相关案例,将学生欺凌分为身体、语言、社交、网络、财物、性等六种表现形式。
“身体欺凌最明显、最容易识别,语言、社交欺凌等不直接进行身体伤害的形式则比较难识别,在取证、事实确认、因果关系认定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陈强表示,一些案件中,被欺凌者长期遭侮辱谩骂、排挤、造谣等,但如何证明对方实施了侵权行为、如何确认对方行为和被欺凌者的精神伤害存在因果关系,对被欺凌者及监护人而言难度非常高。
他透露,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目前处理涉及学生欺凌的咨询约1200余件,身体欺凌占比超40%;侮辱谩骂、起侮辱性绰号等语言欺凌近300件,占比约25%。此外,部分事件中,受害者遭多种欺凌,如殴打、语言侮辱的同时,被录制视频发到微信群、短视频平台,给被欺凌者造成身体、心理伤害。
沉默根源是什么?
沉默是校园霸凌的“帮凶”,沉默的根源是什么?“不能说、不敢说、不想说,是沉默表现的原因。”成都师范学院二级教授、四川省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小融将此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出于心理防御机制保护自己,感到说话会被威胁;还有一种,说话甚至比沉默更可怕,因为说的不符合实际,没揭示真相反而在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