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抓娃娃》或将成为2024年暑期档的最大赢家。沈腾、马丽这样的国民组合,闫非、彭大魔的“西虹市宇宙”,辅以开心麻花的合家欢设定,以及老少咸宜的题材和笑点,均让这部电影提前锁定了观众基本盘,上映一周,票房已经超过15亿元。
电影里的马成钢(沈腾饰)是西虹市首屈一指的富豪,与前妻生的大儿子被他“养废了”,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了与现任妻子春兰(马丽饰)生养的二儿子马继业(童年由肖帛辰饰,青年由史彭元饰),决定通过“装穷式穷养”,将其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家业接班人。
乍一听片名“抓娃娃”有点不知所云,看完电影才明白这个词的一语双关。一方面,它指向大家耳熟能详的现代谚语“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另一方面,它又映射了商场里的抓娃娃机,马继业如橱窗里的玩偶,在有限的空间里被人操控。
这种“一语双关”,也顺势拉扯出了该片的残酷底色。《抓娃娃》最惊悚的地方,在于马继业的成长过程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教育实验,被父亲捏橡皮泥似的捏出他想要的形状。为了让儿子成长为像自己一样的人,马成钢按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为他提供了一个“准真空”的生活空间,令其“在艰苦的环境里锻炼意志”。也正因这个空间的存在,片中那些夸张的、奇观式的喜剧元素才得以堆叠、落地——内富外穷的反差感和马继业对家庭认知的信息差,构成了影片的主要笑点来源。而它的副作用同样也显而易见——富人装穷,过想象中穷人的生活,该是多么的傲慢,充满了臆想的色彩。正如网友调侃的那般,“花钱看有钱人演我们,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抓娃娃》的观影过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多部海外电影。比如,“被欺骗的人生”这一设定,对照着经典电影《楚门的世界》。而“富人为子女装穷”则与印度喜剧片《起跑线》如出一辙。至于“爸爸教育富二代”的故事,又像极了俄罗斯喜剧片《富二代》,只不过《富二代》里富豪爸爸匡正的是“养废了的大儿子”。
好在设定上的“雷同”,并未妨碍《抓娃娃》与本土语境相贴合。它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抓住了金钱观与教育观这两大话题,能够在当下引起广泛的讨论与共鸣。毕竟,在很多家长心目中,教育成果的直观显现,就是让孩子长大后具备赚钱的能力。而《抓娃娃》便由此切入,对这两大话题进行了整合。
“富人装穷”,并要小心谨慎地不让儿子和外人发现,是贯穿整部影片的主线矛盾,孩子被蒙在鼓里,父亲一意孤行,母亲半推半就,周围人全力配合演戏……观众站在旁观者视角看着这出闹剧,笑点够足、够密。
可这中间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影片拿“贫富差距”说事儿,有丑化穷人之嫌。幼时马继业捡饮料瓶换钱,被同学们挖苦嘲讽为“垃圾马”。及至后来,青年马继业找到了自己家的别墅,为了避免穿帮,马成钢和春兰换上了园丁和女佣的衣服,让园丁和女佣扮演富豪夫妻,结果穷人“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闹出了不少洋相。
这种笑点其实非常残忍,因为建立在很多人真实的痛苦之上。观众被胳肢笑了,但是也承受着心理负担:富人拿穷人开涮,真就这么有乐?
另外,将“穷养”和“富养”二元对立起来,也更像是创作者在教育理念探讨上的偷懒或者说对传统观念的迎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穷养出优才”“富家多败儿”的理念,早已不再适用于当下,而“寒门难出贵子”才是那个亟需正视的问题。更何况,电影里所谓的“穷养”,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穷”:私人厨师将“少爷”饭桌上的海参伪装成蘑菇,上学路上遇到的问路外国人都是陪“少爷”练口语的NPC(非玩家角色)……贫穷和富有的裂缝,尽皆以一种可笑的方式弥合,并没有真正关切穷人家的孩子到底是怎样长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残忍的笑点不仅反映在影片的金钱观上,还反映在它的教育观上。《抓娃娃》的故事能够成立,底层逻辑全靠一个“骗”字。它讲的是一个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进行欺骗的故事。马继业的年纪越大,父母想要蒙骗他的难度也就越大,“露馅”和“圆谎”的频率也随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