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京剧《齐白石》再度上演,戏曲进校园让年轻人走近京剧艺术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近日,北京京剧院新编京剧《齐白石》在长安大戏院再度上演。该剧自首演至今已经演出30余场,不仅在北京艺术中心、长安大戏院、廊坊壹佰剧院、顺义大剧院等京津冀多家剧场演出,还致力于服务高等院校,先后在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高校演出,受到师生欢迎,赢得了好口碑。

新编京剧《齐白石》从齐白石1920年代“衰年变法”切入,以京剧的表现手法勾勒齐白石艺术创作上这一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时期,侧重强调齐白石“别旧我,做新我”的决心,剧中苏礼斋的“订单”与众画家的非议,是齐白石“我自画我”的重重阻力,经历外在阻力与内心冲突后,齐白石最终确立了“红花墨叶”的绘画风格,铸就了中国水墨画创新的里程碑。

新编京剧《齐白石》在长安大戏院再度上演。 供图 北京京剧院

该剧还原了齐白石与京剧大师梅兰芳交往的往事,齐、梅二人相互欣赏、彼此认同,成就了同一历史时期不同艺术形式的卓越成就,彰显了国画、京剧两大艺术的顶级艺术家共同的审美追求。有观众表示:“原先只知道齐白石非常有名,他的画非常有趣,看完戏才知道,他经历了非常痛苦的蜕变。”

齐白石被原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平民情结,多以寻常巷陌、百姓生活为主题,开拓了文人画“平民化”的新天地。为了精准呈现齐白石的“人民性”,强调作品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的审美特点,该剧设置了齐白石与百姓交流的场景,彰显了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情怀;全剧融入了诸多生活化的场景,堪称百姓生活的镜像与人民情感的载体,借齐白石的所见、所言、所思,侧面呈现了老北京的风俗风貌,从艺术角度捕捉时代的文化内涵、描绘人民的喜怒哀乐,彰显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齐白石》的创作、加工提高过程中,北京京剧院着重强调“传承传统”与“创新创造”的融合:一方面,展现齐白石师法古人、贯彻中国文人画的传统美学理念,另一方面,强调齐白石“不喜平庸”的创新精神,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引发青年观众热议。

《齐白石》演出现场,有观众穿着汉服走进剧场观演,还有观众制作了主演的卡通版挂件,准备送给同场观众。有位家长表示:“孩子正在学画画,今天带他来看戏,就是想让他从京剧角度了解齐白石,全方位接触咱们的传统文化。”

首都师范大学书林雅韵京剧团部分成员合影。 供图 北京京剧院

本次演出中,首都师范大学书林雅韵京剧团成员前来观看,这是北京京剧院全面推动落实“‘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不仅要将优质戏曲文化送到校园,也会以演出活动的形式让更多高校师生走进剧场。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刘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